

柯桥区公安局 徐宝根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和亲朋好友一行六人,追寻斯里兰卡自助游之梦。期间得到了斯里兰卡朋友Am的大力支持,他帮我们联系了交通工具,安排好旅程,为我们的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旅行期间所带来的不便,无非是语言的交流,同行六人,英语最好的是朋友的女儿,一名大二的学生,但期间语言交流方面所带来的各种笑话,自然为这次旅行带来许多的开心。现用游记作个回忆,也供去斯里兰卡的朋友作参考。
7月17日匆匆吃完晚餐,坐高铁到上海,在浦东国际机场等候18日凌晨1点多到科伦坡(Colombo)的飞机,虽说到那里只是当地时间6点,但加上时差也着实坐了近7个小时的飞机。我们的第一站是尼甘布(Negombo),位于科伦坡的北边,属于斯里兰卡的西部,一下飞机,我们就直奔那里,汽车一停下,途中的劳累顿时全无,眼前的美景使我们兴奋。在一望无际的印度洋那消失的海平线上,点缀着一只只带着风帆的渔船,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海滩,静静地细听,海水的流动与碰撞、细沙掺杂在海水中翻滚以及那小虫子轻轻的叫声,在海风的指挥下有节奏地演绎着,听了着实让人心醉。海滩上,几个小男孩玩足球的场面,给美妙的画面又添加了浓浓的一笔。
早饭后,带着依依不舍的感觉,离开了尼甘布,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丹布勒(Dambulla),途中我们首先游玩了那里的海产品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品味了热带甜美的水果。
路上我们在一处寺庙外停了下来。斯里兰卡宗教氛围很浓,其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属于最重要的教派,信奉人数分别占了76.7%, 8.5%和6.9%。斯里兰卡的宗教都有自己的社区,相同信仰的人们大多居住于同一区域,形成各自独立的宗教文化特点。不管是哪个教派,宗教活动始终贯穿于百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中,从吃饭到出门、从商业活动到重大庆典。其中斯里兰卡的佛教,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二千多年的流传,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斯里兰卡,如果要进入寺庙必须脱鞋,所穿上衣不得露肩、下衣必须过膝,僧人社会地位很高,见到他们必须让行让座,按照他们的习俗,我们进入了寺庙,领悟宗教之文化。
路途中的快乐不再详叙,到丹布勒已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了,找到了一家宾馆。虽然住宿费有点贵,但边上有个水库,环境非常优美,工作人员那热情的服务态度也让人难忘,其中所举行的入住欢迎仪式,是我从未体验过的。
第二天用过早餐,我们出发到丹布勒金寺(Golden Temple of Dambulla,又称丹布勒石窟寺),位于斯里兰卡岛的中部,距离科伦坡城东北149公里,位于古都康提北60公里处,建于公元前1世纪,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据介绍,丹布勒金寺拥有220年的历史,覆盖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壁画及157尊雕像。有一卧佛,长达14米,形制奇伟,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壁画斑斓璀璨,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但遗憾的是,我们事先并未做好功课,到了石窟门口,却发现没有在寺庙大门口买门票,而又不习惯赤脚行走,只得在石窟门外拍照以作留念。所幸的是那里有大批玩耍的猴子能近距离接触,也让我们兴奋不已。
然而更加遗憾的却在后面,我们原准备去斯里兰卡另外一个有名的景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狮子岩,却因译文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未能前往。——也许,人无完人,事无完事,留点遗憾,留点想念,期待下次梦再圆。
游玩的第二站是圣城康提(Kandy),重要景点是佛牙寺。佛牙寺是斯里兰卡著名的佛寺,又称“达拉达.马利戛瓦” (Dalada Maligawa),位于康提湖畔,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而闻名。据介绍佛牙寺始建于15世纪,后经历代国王不断修缮扩建,整个建筑规模宏伟。主要入口处在西门,寺内结构复杂。核心是二层的内殿,供奉国宝佛牙。内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坐佛,金光灿灿,佛前朵朵莲花和佛烛桌案,香火缭绕不绝,殿左侧的暗室则为安放佛牙之地。暗室里有一座7层金塔,金塔内又有7个小金塔,一个罩着一个。每层小金塔内藏着各国佛教徒供奉的珍宝,最后一个小金塔不到1米高,塔顶饰有一枚钻石,塔里有一朵金莲花,花蕊有一玉环,长约5厘米的佛牙就安放在这玉环的中间。我们参观了内殿后,又到殿后进行了参观,虽看不懂他们的文字,也听不懂他们的介绍,但从摆放的实物,可以看到佛牙寺发展的历史。殿内有许多壁画,描述的是有关佛祖释迦牟尼的诸多故事,从出生到成佛、从舍利子的获取,到保护,其中包含着诸多佛教之真谛,净化我的思想灵魂。
我们在康提城住了一晚上,期间游玩了康提湖,体会了那里的人文。
20日早晨,我们离开了康提,到了梦寐以求的景点:大象孤儿院。在这里,文字的介绍已显得苍白无力。
下一站是加勒(Galle)古城。从康提到加勒路途较远,好在其中有一段是我们中国修建的高速公路,使我们的行程缩短到近六个小时。
加勒位于斯里兰卡的南端,有着其特有的古城特色,乌得勒支岗堡边上的灯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度洋的日落,有着其独特的味道。站在大海边,任由略带咸味的海风吹拂着脸,远眺层层叠叠的海浪,近观海滩边玩耍的小孩,还有当地居民的戏闹,不一样的眼前美景,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
待到天色已暗,我们才离开海边在古城内找到一家旅店,虽条件比较差,但人文味很浓。安顿好行李,出门体会古城之风采。晚上的古城很安逸,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工业的噪音,无论是旅店门口闲坐旅客,还是远处路灯下几个行人,都显得异常的安静,临街的小店已经打烊,各类机动车静静地停在那里。站在古城小弄里,闭上眼睛,伸开双臂,深深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渐渐地,感觉到我已拥抱整个古城,又在不知不觉中被古城所溶化,也许,这就是道教上讲的天人合一吧。
21日上午,我们继续游览加勒古城,这里有古城墙、荷兰时代博物馆、老门等古迹,参观完后,坐车前往边上的乌纳瓦图纳(Unawatuna)海滩,海滩边上,有许多民居式的宾馆供大家住宿,并且房价也比较便宜,我们找了一幢二楼的房子,租下了上面一层,二个房间,还带有厨房和卫生设施。
下午时光,海滩边炽热的太阳下有许多西方人在晒日光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安心在房间内休息到四点左右,出门去买菜。斯里兰卡是一个海岛国家,没有养殖的海产品,价格又特别便宜,于是大龙虾、鱼自然成为我们的主菜。自己动手,一桌鲜美的海鲜大餐制作完成。然而想享受美食界的绝配——海鲜配白葡萄酒,却费了不少的周折,因为酒对于斯里兰卡来说,不是推销的产品,按当地习俗,月圆之夜禁止喝酒,任何时候都禁止酗酒,因而一般的商店并不供应酒,即使到了很大的超市,其销售柜台也设在楼梯下或者其他角落。好说歹说,我们才通过房东买来了一瓶,一行人享受了人间美食。
大餐过后,已是夜晚,淡淡的月光下,美丽的海滩边其他游客还在喝茶聊天,海浪很小,我们借着夜色、趁着凉意,换上泳衣,踩过那已经凉透了的细沙,松松的、软软的,把略带疲惫的身躯,泡在印度洋的海水里,让海浪有节奏地冲刷自己,尽情地享受着。
第二天我趁着天还没亮,到海边,看大海日出时色彩的变化,看海浪拍打海岸礁石上水珠飞舞的美景。
斯里兰卡最多最美的是海滩,其中数有名气的就是我们下一个目标:美蕊沙(Mirissa)。半路上,斯里兰卡最有特色的“高跷钩鱼”,已名存实亡,所看到的照片,全属于摆拍。几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我们住宿的旅馆就建在海滩上,这里的海浪比乌纳瓦图纳要大得多,多云的天气非常适合我们,虽不会冲浪,但可以尽情地玩。让自己充分放松,然后一次次奔向大海,一次次将头扎进海浪中时,凭由海浪一次次打过自己的头,一次次把自己冲到滩边,充分享受着大海的宽容,充分体会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
晚上,海滩上摆上桌子椅子,享受海鲜的味道,聆听大海的呼声,体会人生的乐趣。
23日早晨8时,根据上一天的约定,我们坐船出海到米瑞萨外海看鲸鱼。船并不大,只能坐二三十人。上船时兴致勃勃,可当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进入外海时,却因风浪大而晕船。回到住地,房东为我们鲸鱼没看到还晕船而感到惋惜。
看不成鲸鱼,还是坐车回科伦坡,沿途先参观了Kalutara 寺庙。这是斯里兰卡最神圣的寺庙之一,建于20世纪60年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前来朝拜。在舍利塔内,一排排整齐摆放着的油画,向人们娓娓道来关于佛陀的故事。舍利塔外,许多信徒在菩提树下诵经念佛,也有为菩提树浇水。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瓦特勒(Wattalla),选择住在这里,主要是考虑到瓦特勒离首都科伦坡很近,而客房价远低于科伦坡,并且不影响到科伦坡购物。这里家庭式旅馆很多,包了其中的一套,二只房间,卫生和厨房设施齐全。晚餐自己动手买、做,当然又是海鲜大餐,餐后再美美地睡上一觉。
24日早晨,步行十分种,到海边,紧靠海边有一条铁路,主要以客车为主。斯里兰卡的火车,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车厢没车门,并且乘客都喜欢在车门处,手拉着把头探出车厢外,不过火车的速度并不快,估计在40码左右。
按照行程安排,24日是购物日,整天基本都在科伦坡,期间也参观了最大的购物中心,以及独立广场。
25日,是我们离开斯里兰卡的日子,利用早晨的时间,还得再去海边,当地居民有的跑步、走路,也有的练闭气功,当然也有情侣在那里谈情说爱。
最给人影响深刻的,当数在那里掏贝壳的人,所掏的贝壳有何用,不得而知,只看到海浪打在他们身上湿湿的,一边掏一边相互戏闹着,当我们离开时,又送了我们一大把。那份友爱、那份热情,让我们终身难忘。
再见了,斯里兰卡的美景,再见了,斯里兰卡那热情好客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