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警方提示>交通安全
夏季行车安全三要素
  随着气温的升高,进入一年之中的夏季,炎热夏季给行车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其中包括人的因素、车的因素和路的因素。笔者就从“人”,“车”,“路”三方面,浅谈夏季行车安全。

  一、夏季行车安全“人”的因素尤为重要

  夏季天气闷热,人很容易变得心浮气躁,夏季气温高,体力消耗大,且昼长夜短人们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睡眠时间较短,易出现精神不振,加之夏季行车,驾驶室内温度高,更易疲劳,反应能力下降。因此,夏季安全行车“人”的因素尤为重要。

  驾车人除了克服上述因素外还要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更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车内可准备一些饮料、湿毛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同时,针对高温气候、行人等发生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打遮阳伞的行人以及穿着雨披的骑车人。最后夏季行车还要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二、夏季行车安全“车”的因素要保证最佳状态

  夏季高温对车辆行驶有很多不利因素,如发动机机体容易过热;机油黏度下降,抗氧化性变差,造成润滑不良,发动机磨损加剧;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液面下降快,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由于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容易产生爆胎事故。这些不利因素都是夏季安全行车的拦路虎,为此夏季行车安全“车”的因素要保证最佳状态,如何使车辆在夏季处于最佳性能,下面笔者浅谈几点建议。

  (一)确保发动机温度不至过高的措施

  根据发动机原理,当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热量大都是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失,因此冷却系统的高效循环是确保发动机温度不至过高的措施之一。

  夏季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有:冷却液不足、百叶窗关闭、发动机曲轴皮带过松导致传达效率低、发动机缸套水垢过多。为此解决夏季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方法有:一是保证冷却液充足,发动机补给水箱要保证充足。二是确保百叶窗处于打开状态,以便高速散热。三是经常检查发动机曲轴皮带是否松动,保证水泵高效运作。四是经常清理发动机缸套水垢,针对徐州地区水质偏硬的现状,因此夏季车辆更应该进行水垢清理工作。

  (二)减轻夏季发动机磨损的方法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作用是润滑发动机零部件、冷却发动机缸体、清洗发动机杂质。而润滑系统的主体是发动机机油,机油不仅起到润滑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冷却发动机缸体的作用。夏季发动机容易过热,一旦发动机过热,首先导致机油粘度下降,结果就是机油不能形成油膜,加剧气缸、活塞的磨损,甚至会出现发动机“抱轴”,严重烧轴瓦。夏季如何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少发动机磨损,需做好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正确的发动机机油,因为冬季机油会随着夏季到来温度升高,机油的黏度会降低,润滑能力会显著降低,造成发动机过渡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夏季发动机首选适合夏季适用的机油,当然如果是加注的冬夏通用机油也可。二是确保发动机机油充足,机油不充足很容易出现机体磨损加剧,烧轴瓦现象。三是排查发动机夏季烧机油的现象,通过查看尾气颜色辨别发动机是否烧机油,尾气颜色为蓝色是烧机油的明显症状。所谓发动机烧机油是指机油窜入气缸参与燃烧的过程。一般情况带有涡轮增压的发动机烧机油最可能的原因是涡轮机轴封损坏导致机油进入气道,参与燃烧。目前徐州地区执勤消防车发动机都有涡轮增压技术,因此夏季车辆保养要密切关注尾气颜色。

  (三)防止夏季车辆自燃的有效举措

  “车辆自燃”是高温天气下造成交通事故的“无形杀手”。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是各地汽车自燃事故高发期,引发车辆自燃的因素有很多如:汽车油箱到发动机这段管路上某个部件出现汽油泄漏,渗滴到高温排气管上,造成火灾;汽车电器系统和电路系统老化、超负荷引起短路,或者线路接头裸露,造成短路,引起火灾;人为因素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车内,如:打火机、清新剂、灭蚊剂等。因此夏季避免车辆自燃的有效举措有:一是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重点检查电气设备接线柱、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是否可靠,燃油油管、制动液油管和动力转向油管是否密封严实。机体上有无油污,是否清洗干净。二是不要私自改装和增加电器设备,因为车辆线路都是根据标准配备的电器负荷设计的,私自增加设备会加大电路负荷,造成电线过热,引起电线外皮熔化,电线短路燃烧。三是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车内,或者最好将其放置在仪表台、后备箱等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

  三、夏季行车安全“路”的因素不容忽视

  夏天是个气温高,气候变化莫测的季节,气温高是夏季行车安全的最主要杀手,夏季路面温度往往又要高于气温,车辆高速行驶时胎内气压就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上升,这样就容易造成爆胎。夏季是多雨季节,雨天对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雨天路面积水,一旦积水,路面附着系数就会明显下降,产生水滑现象,制动时,车辆很容易侧滑跑偏,发生事故。另外夏季很多人在晚上都出来乘凉,更有不少人就直接在马路边或者隔离带上坐着,而且会有不少小孩在周围跑来跑去。行人的机动性很强,加上晚上的视线不好,司机很不容易及时发现这些情况,因而造成事故。夏季行车如何避免“路”的不良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做好一下措施:一是车辆轮胎按标准气压进行充气。如果轮胎气压低,就会加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爆胎的可能性会上升;气压过高,受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也易爆胎,因此一定要按标准气压进行充气。二是雨天行车要减速慢行。遇有情况时不要猛踩刹车,以防车辆侧滑跑偏。三是晚上开车尽量不要靠便道或者隔离带太近,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尤其是在比较窄的路上或者行人多的路段;合理地使用灯光;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路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 绍兴市公安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