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市看守所 杨鹏民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一幕场景至今印象深刻。当大雨席卷简陋而又朴素的西南联大的时候,正在上课的物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静坐听雨。此刻,室内雨声潺潺,室外春意阑珊。战火纷飞里,静坐听雨,或是成了那个时代最安静,也是最美好的事情。犹记得主人公沈光耀望向窗外时那清明澄澈的眼神,那一刻,他听的是雨,却也是战争年代,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呼唤。
当然,电影毕竟是艺术化的生活,现实里我们很难把生活过的如此富有书卷气息。然而,那种来自精神层面的愉悦的感受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需要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瞬间,就好比是飞鸟在天空短促的掠过,留下的却是长长的一道弧线,即刻成永恒。
惊蛰过后,春雷始鸣,鸡笼山微雨。
不知为何,很喜欢鸡笼山的雨,带着江南特有的做派。春雨过后,山色空濛,倒显得格外新奇。古时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当雨落入山间的时候,便是乐山又乐水,乐水更乐山。所谓山山水水,大抵就是这样。
幸哉,山里听雨!幸哉,雨里看山!
年少的时候很喜欢读陆游的诗,尤其喜欢那一联夜阑卧听风吹雨,思来总有很多的感慨,陆游写的时候正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在初冬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躺在山野孤村冷飕飕的茅草屋里,心头系着山河沦落满目疮痍的南宋王朝,他听雨的心情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凉?而彼时,正是乍暖还寒的早春,时间不同,际遇不同,和诗人听雨的心境当然也是不同的。只觉生活有时应该慢下来,多看看沿途的风景,而不是疲于奔波,以至于到最后丢掉自己最初的梦想。同是雨夜,陆游听是山河社稷的飘摇,我听却是个人心路的历程,着实有些惭愧。
翌日清晨,小雨未歇,有几分凉意。
早上放风的时候,监室里的人员前一天还是各个短袖,眼前却都是清一色小袄裹身。因室外下雨,本想草草放风,然,他们说,想在外头再呆一会儿,透透气,吹吹风,淋淋雨。此刻,交头接耳者少,静默听雨者多。
有些意外,却在情理。
作为管教,很长的时间里,我都觉得天晴的时候才需要放风,晾晾衣服,聊聊天。不承想,其实雨天才更需要放风。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失去自由很久了,内心早已干涸。恰逢雨天,当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来自乡野里的青草味的时候,那是一种自由的味道,是他们许久都不曾有过的体味。
放完风后,和小A在谈话室谈心的时候,看着窗外依旧淅沥的雨,我无意说了句:“昨晚雨倒是下了一整晚。”他顿了顿,说道:“是啊,一宿没睡,都在听雨。”
此刻,他的目光分明有些凄哀,视线望向窗外。便知道,他听的是雨,却又不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