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务资讯  > 警方提示  > 防范常识
夏季防驱蚊用品小心"惹火"
  • 日期: 2018- 05- 16 10: 37
  • 来源: 绍兴市公安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夏季蚊虫猖獗,很多防蚊、灭蚊用品也都悄然出现在每个家庭中。但你可能还不知道,在这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中却暗藏火灾隐患,每年都会发生因蚊香、灭蚊剂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

  一是蚊香有明火,勿近可燃物。蚊香点燃后,其内焰温度高达800摄氏度。因为存在明火,且一般放置在卧室内,极易靠近纸张、衣被等可燃物,是夏季家庭火灾的常见诱因。

  二是电蚊香易老化,不用时应断电。电蚊香片加热后温度可达700摄氏度,当有可燃物覆盖在其上方时,会通过持续烤燃可燃物。另外,因电加热器短路、恒温发热片元件燃毁失灵、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发热等也会引发火灾。

  三是灭蚊剂易爆,远离高温明火。杀虫喷雾剂的“喷雾”是靠液罐内的推动剂来完成的,推动剂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上述物质燃点较低,极易燃烧爆炸。

  四是电蚊拍带电,避免碰触可燃气体。电蚊拍一般把2.5伏至5.0伏的直流电升压到800伏至1100伏、频率为5kHz至20kHz的交流电,然后再经过3至4倍压电路升压到2000伏至4500伏的直流电,灭蚊能量就储存在高压电容上,一旦蚊虫触碰网面造成短路,就会被电弧放电释放出的能量击毙。

  五是花露水。花露水成分中含有很高程度的酒精,也就是乙醇。 一瓶花露水的乙醇浓度可达70%—75%,相当于一瓶75度的白酒。一般产品中含有70%到75%浓度的乙醇,其闪点是9度系,遇到明火非常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