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最新警讯
“智治”开启 “网上枫桥经验”新篇章

近400万条警情、案件工单全量回访,168项公安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市群众满意度达98.81%……在新时代“枫桥经验”诞生地绍兴,一场以信息化、大数据为驱动,旨在创新公安警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公众民生福祉的改革正悄然拉开帷幕。

近年来,绍兴市公安局牢牢把握赶超发展总基调,持续深化推进“智慧警务”战略,依托信息化技术,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高公安服务质效,引导全民广泛参与,为“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注入了大数据的动力,形成了内容翔实、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

平台融通、前端感知

破除矛盾隐患风险点

今年以来,绍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试点“四平台”闭环式处置110警情工作,打通派出所110接处警平台和镇街“基层治理四平台”。110警情发生后,系统将自动依据警情类型和内容开展全量分流,调度各基层站所、村居、网格同步参与处置,让警情得到相应部门的“专家门诊”,改变了以往派出所民警四处充当“急诊医生”的现象。

在绍兴,每一项案件侦查、警情处置、证件办理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业务背后,都有一次耐心的满意度访评和疑问解答。“智慧民意感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的600多天中,绍兴全市公安机关共完成350余万次短信、电话访评,满意率达到98.81%。

然而,相比98.81%的满意率,绍兴公安更专注于余下的1.19%。为了寻找潜在的风险矛盾隐患,让智慧民意感知系统的“触角”更加灵敏,绍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广泛收集来自110接处警、12345政府阳光热线、网络舆情等数十个渠道的民意信息,通过“关键词”预设和网络检索等方式,从海量信息中自动比对和筛选涉警投诉等信息,持续跟进了解群众不满意的深层次原因,并转交相关警种或部门予以妥善解决。

在这种主动倾听群众批评,精确掌握、科学改善警务和民意之间差距的做法引领下,绍兴全市平安指数已经达到97.84,位列全省第一。

数据赋能、模式升级

培育服务水平增长点

一证办、一纸办、一次办……当这些还作为新词汇存在于部分公众脑海中时,一场“全留痕无纸化”改革,在绍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全力推动下已然完成。今后,办事群众不用填写表格、不用复印资料,只要口头表达意愿,通过辅助屏核对确认信息,进行电子签名或指纹签名后,就能在公安窗口完成70余类户籍业务和证明事项的事项办理、确认、审批电子化“一条龙”线上极速流转。

“姓名、身份证号等公民身份信息发生改变,意味着驾驶证、护照等证件全部要换新,太麻烦了。”今年6月,来自网友的一句抱怨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绍兴市公安局立即行动起来,开启公民身份信息变更“一件事”联办服务试点,不仅全面打通户籍、车管、出入境等内部警种界限,还联动医保、社保等部门,通过让线上数据“代跑”的方式,实现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大幅度提升了办事群众便利性。该举措推行以来,始终保持着业务访评率、群众满意率两个100%。

智能引领、全民参与

打造群防群治新亮点

在绍兴全市各个智安小区,不仅建设了有“智安大脑”之称的小区智能安防指挥室,完善了智能烟感、超高清监控等硬件设施,还加大对了“越警管家”等线上平台的应用力度。通过手机APP就能把巡逻、走访过程中发现和收集的各类线索、信息同步推送至派出所、居委会和小区物业。这样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收到信息,立即赶往隐患所在地开展处理工作。

在“智力”和“民力”的共同驱动下,绍兴全市已建成的791个“智安小区”中,有312个成为了“零发案小区”,241个成为“降发案小区”,2728起矛盾纠纷和群众求助被有效化解在当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 绍兴市公安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