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最新警讯
老乡团 老娘舅 开直播 拍电影,这个派出所有绝活

在诸暨,有这样一个派出所,它是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培育所;它自创建以来,严格按照“重点在创、惟实惟先”原则,以“基础牢、发案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坚持好队伍精细化管理、流动人口标准化服务管理两大工作法;发挥好民警、义警两大力量源,联动好联勤警务站、矛调中心、街路面三大主阵地,扎实推进现代警务模式改革……

它就是,诸暨市公安局大唐派出所

·让我们先用直播的方式走进大唐派出所·

党建引领,架起新居民融合桥梁

诸暨大唐被誉为“世界袜都”,在这138平方公里的袜艺小镇上有着将近11万外来建设者,大唐俨然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外来建设者党支部,是一座桥梁 ,也是一种尝试。我们通过发挥外来党员的表率和联系作用,实现外来建设者‘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大唐派出所所长陈伟锋说。

“红色血液”不仅能消融地域间的差异,更能在社会治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加强外来建设者的管理和服务,在大唐派出所党总支的引领下建立了一个“功能型”的外来建设者党支部,吸引146名外来流动党员登记在册。

这些流动党员除了充实群防群治队伍,志愿参与警民联巡、安全宣传活动外,还引导不同地区有声望的“老乡”加入调解联合会,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让邻居争端、生活矛盾、家庭纠纷等常见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我已经在大唐十年了,早就把这里当成了家乡,我们也想和派出所民警一起,为这里出一份力,这种感觉非常好。”流动党员梁美玲说。

为了更好的服务外来建设者,同时也让新居民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今年初,诸暨市公安局大唐派出所外来建设党支部又打造了它的升级版一一“老乡帮帮团”。疫情期间,25名外来党员借助老乡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老乡互助的暖心方式,为大唐派出所辖区内的外来人员传递复工招工信息,协助民警进企业普及通行证申领知识等,自发参与卡口执勤守好小门”成为了大唐派出所服务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左膀右臂。“我们是坐火车来的,自愿居家隔离,不给社区添麻烦。”2月20日,刚从江西返回的赵大哥一家向社区说明情况。“老乡帮帮团”成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和赵大哥进行对接,帮其购买生活所需。“他们对邻居负责,作为老乡,我们也要尽力帮忙。”同样来自江西的党员俞七斤说。

三警融合打造大唐速度

“以往都是穿着绿色制服的交警来处理的,现在变成你们民警,这样真是快了不少。”前不久,江西的老张驾驶着私家车和电动车发生了碰撞,在大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就近调度的指挥下,值班民警陈凯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按照前期交通事故处置培训的流程完成了一整套处置工作。

处置警情、疏导交通、现场调解,一场交通事故从报警到处理完毕,仅用了短短几分钟。

这是大唐派出所积极推进三警融合的一个缩影。去年来,在绍兴市公安局的统一指导下,大唐派出所按照“功能强大、警力集约、运行规范、服务实战”的要求,大力度建设综合指挥室,再造内部值班接警、指挥调度、视频巡查、信息研判、巡防指导等工作流程,当好绍兴公安机关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中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和“大脑中枢”,保障全所警务高效运行。今年6月,大唐派出所更从所内巡防处突队中抽调15名队员与大唐交警中队10名队员组建成大唐铁骑中队,全员配备警用摩托车,在辖区4个网格内作为第一梯队参与24小时巡逻处警与场所检查,为高效快速处置警情提供了基础支撑。运行以来,处警速度大幅提升,重复报警率大幅下降。

只进一扇门,矛盾全化解

“我建议你们通过调解把问题解决,把省下来的诉讼费用算进赔偿里,这样双方都能省下一笔钱。”近日,在大唐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警民联调区,大唐派出所的金牌调解员陈雪松、常驻律师马悦铨和人社所工作人员石寅楚正在对一起伤人事件展开调解。

原来,在大唐办厂的楼某和贵州籍员工刘某因工作安排发生冲突,双方就赔偿款问题僵持不下。与以往的纠纷调解模式不同,这起纠纷中坐下来充当双方“老娘舅”的,除了调解员,还有专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常驻律师。“如果打官司,光司法诉讼费可能要超过3000元,对双方都不利。”经过律师的专业讲解,矛盾双方最终在赔偿金额上达成一致。

今年8月,大唐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里设置了综合受理,联合接待、警民联调法律服务、特约调解、心理咨询、综合指挥7大功能区,竭力为群众提供包括信访、诉讼、举报、控告、援助、咨询等诉求表达和教济服务。

除了常规调解员之外,这里还集合了不少化解矛盾的“专家门诊”。“老汤调解室”和“王营长工作室”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两个。

在诸暨市公安局大唐派出所,有一位社区民警汤淼刚,他在大唐街道已经十多年了,无论是认识他的群众,还是所里的年轻人,都喜欢叫他一声“老汤”。

“我当过户籍窗口也当过社区民警,工作中难免会碰到有情绪的群众,这时,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要把群众当作家人,更加诚心诚意地给予解释答复,化解矛盾。”老汤说。久而久之,群众遇到矛盾需要调解,就会想到“老汤”。

社区民警王银永是从部队转业来到大唐,大家称他一声“王营长”。“我以前是当兵的,王银永记不住就叫我王营长,有问题直接打我电话。”在社区走访时,这是王银永常说的三句话。也是因此,大家都记住了“王营长”。前三季度,王银永还被评为绍兴市公安局”调解之星”、“防范之星”。

“给他们俩设置专门的调解工作室,因为他们的群众基础好,大家都愿意信任他们,这样一来,化解矛盾就会事半功倍。”陈伟锋说。

另外,针对大唐外来居民众多这个特点,中心设置了老乡调解员,依托大唐派出所外来建设者党支部中的先进党员、乡贤名师、骨干分子参与调解化解矛盾,发挥了乡音优势,更加有利于取得当事人信任;针对经营企业多、劳资纠纷多这个实际,吸引袜业协会、骨干企业经营者等社会组织力量进驻,形成了专业调解队伍—行业性调解队伍—名师调解队伍三队并行的调解模式,提供“点单式”精细服务,更加精准解决群众的诉求与矛盾。

自8月下旬开始运作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起,接待信访人员53人次,合力化解深、长、久信访积案3起,最大程度实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公共服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

队伍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

大唐派出所现有民警38人,辅警165人,如何高效管好这支庞大的队伍?考核的“指挥棒”派上了用场。

从去年起,大唐派出所从民警、辅警中抽组了12人的队伍,设立了队伍正规化、执法管理、基础要素等6+X督察小组,制定《督察工作责任清单》等系列规范,通过内部督察机制精细化考核,紧紧围绕执法安全、规范办案、依法履职等项目条款,将所内上到所长、教导员,下到每一位民警、 辅警的所有工作行为都规范了起来。

“针对不同的事项,我们有即时通报、每日通报、每周通报三种模式,提醒相关人员整改。比如寝室卫生不达标,我们就会通知民警在2小时内整改完成。而如果是民警办案时效的问题,我们则会在超期前几天通知到本人。”教导员蔡天野介绍,就在上个月,督察小组发现,所内有位民警办理的取保候审即将超期,小组成员立刻通知民警本人,督促其尽快移送起诉。

通过提醒式督察机制的善意敦促,实现对所内警员的“呵护”式管理,这让大唐派出所逐步实现精细化队伍管理,有力提升了队伍管理效能和实战能力。今年以来,全所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2%,各类信访投诉同比下降25%,群众满意度和力案效率大大提升,这套派出所内部的精细化的考核机制还在全绍兴进行了推广。

不仅如此,大家还有了比学赶超的劲头。

今年来,大唐派出所每周都会定期举行警务工作分享会。这也是民警的互学晒比时间,大家围绕“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树先锋”这一目标 ,每周3名民警轮流晾晒社区警务工作、破小案、帮小忙、矛盾化解、群防群治、借助义警力量等一系列特色工作,讲述和群众的故事。

通过每周“晒比”,民警个人的宣讲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民警郑楚君在绍兴市委政法委微党课比赛和绍兴市职工学法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更入选了浙江省青年宣讲团参与全省巡回讲党课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 绍兴市公安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