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邮票”比摇头丸毒3倍!浙江有人被抓··· |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提起邮票,多少人会不由自主地 念起余光中的这首《乡愁》 可如今,竟有不法分子 将毒品改头换面 做成了“邮票”模样 近日,衢州市龙游县公安局成功破获衢州市首起走私新型毒品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案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缴获“邮票”9张! 2019年末,龙游县公安局接到这样一条线索:有人从境外购买新型毒品“邮票”!接到线索后,龙游警方专案经营,迅速展开调查,一步步深挖。调查发现,去年4月到11月期间,龙游人徐某通过网络多次联系毒品卖家,并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从境外购买“邮票”。 据交代,徐某因为对网络比较精通,经常会浏览相关刊物、网站。后在非法平台发现很多类似买卖毒品广告,因为自己本身就有吸毒史,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购买新型毒品,没想到真的寄了过来。 目前,徐某已被龙游县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从全国的禁毒部门破获的案件看,近几年“邮票”开始在国内流行。“邮票”是由毒贩将预先印好的纸张浸入迷幻剂溶液制得的。迷幻剂的主要成分是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简称LSD),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将其放入食物饮料中一般人很难辨认。 仅手指甲盖三分之一大小,含在嘴里就能“吸食”。这种毒品毒性极强,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更有甚者会造成轻生的念头。 (网络图片) 目前,国外市场上流行的新型毒品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如冰毒、麻古;第二类是致幻剂如麦角乙二胺(LSD)、氯胺酮(K粉);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如摇头丸;第四类,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如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这些制品多以饮料、邮票、奶茶粉、浴盐、迷幻蘑菇、果冻等我们常见的食物形态出现,迷惑性极强。 滥用LSD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不适,特别是在剂量加大之后,将产生吸食传统麻醉毒品类似的症状,例如视觉、听觉和记忆上的强烈幻觉,严重者还会导致记忆力严重损伤、急性精神分裂甚至全身瘫痪。即使服用过一次,也会产生焦虑、恐慌和明显精神障碍。 (网络图片) 据《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列管431种毒品和整类芬太尼类物质,但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认清这些新型毒品的真面目,才能在遇到他人引诱、欺骗自己吸食毒品的时候保护好自己。 (网络图片) 问 传统毒品比如说海洛因、冰毒还有鸦片,在定罪量刑的时候以称重的克数来量刑,但新型毒品比较轻,比如说像邮票大小的一张纸,这个在定罪量刑时如何来确定重量呢? 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在定罪的时候是不计数量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定罪量刑。毒品的数量在不断扩张,还会有更新的毒品出现。所以我们有一个非法药物折算表,在这个表里面我们会把这些毒品折算成等价的海洛因,譬如说LSD在非法药物折算表里面的折算标准就是1:1,一克LSD就等同于一克海洛因。它有多重就会等同于它重量的一个刑罚。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