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公安局
白马派出所民警
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时,
对五名违法嫌疑人进行尿检,
发现有三名嫌疑人尿检结果呈阳性。
得知结果后,
三名嫌疑人大呼冤枉,
称自己绝对没有吸毒。
经过观察与核实,
民警发现三名嫌疑人
确实没有吸毒史与吸毒的症状。
不过,一名嫌疑人表示,
三人上午相约在
一家羊肉店吃过米线。
随后,根据嫌疑人提供的线索,
办案民警即刻联合
米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
对该羊肉店进行了突击检查,
并在该店的厨房弄堂里查获罂粟果若干,
工作人员对该餐厅进行抽检,
汤料检测结果呈阳性,
含有罂粟成分。
民警及现场工作人员
立即对抽检样品进行查封。
资料图片
目前,
涉案人员因涉嫌生产有毒食品罪
被米易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本次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旦发现自己“误食毒品”,
我们可以这样做:
发现自己“误食毒品”应怎样做?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一顾客怀疑自己吃的凉皮里有罂粟,遂报警并送检了一份吃剩下的凉皮。经查,这份凉皮确实含有罂粟碱、那可丁等成分。
服用非法添加罂粟成分的食品会有健康风险,体质不同的人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据部分网友反映,食用过后会产生“整晚睡不着”“吃完就跟昏迷一样”的情况,甚至还会产生依赖。
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含有罂粟壳或其提取物的汤料,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并造成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功能衰退,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出现内分泌失调,甚至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提醒广大食客应增强拒毒、防毒的意识:“一般情况下,就餐后如果感到身体或意识有明显异样,可以及时向食药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Q
“误食毒品”会影响个人发展吗?
食品中检测出含有罂粟壳成分的店家并非个例,有网友不禁发出疑问:“误食毒品的人员档案会怎么写,对生活工作有影响吗?”张律师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毒品不等同于故意视为吸食毒品,因为主观上无过错,也就不会涉及治安违法或者刑事责任。
Q
正常就餐时会被要求“尿检”吗?
“对没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公安机关无权进行尿检,侵扰一般人的生活和工作安宁。”张新年律师表示,人们在正常饮食过程中并不会被公安机关突击检查,“但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或者一些特定场合,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可以进行必要的检测。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Q
在食物中添加含毒品的物质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众所周知,罂粟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国家禁止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商家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罂粟,或者明知情况而进行销售,根据具体情况,视情节之轻重,不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商家还应当向食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