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警方提醒!家长注意,你的小孩可能被盯上了 |
|
你是否为人父母?你的亲戚朋友中是否有“网瘾少年”?如果你的回答是“有”,那可得注意了近期,骗子盯上了“他们”绍兴中招典型已经罗列赶紧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吧! 案例一:为赚取零用钱,陷入刷单骗局 5月9日,柯桥的初中生小张在一个QQ群上看到有人在发布刷单活动,为了赚取零用钱,小张通过群聊添加了对方。对方告知其只要给一个手机号充值100元,就可以返利18888元,小张信以为真,充值100元后对方又表示因其为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活动,并且由于他的转账,账户被司法冻结,需要小张的监护人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小张在告知家长后,发现被骗,立马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了警。 案例二:退款二维码,刷了母亲3.6万元 近日,上虞一小学生小许玩母亲手机时,看到QQ有人发了一条信息,称当天是他生日,进群即可领红包。出于好奇心,小许进了QQ群,一个姓陈的说凡是进群的前十名,添加好友即可领取红包。 随后,小许添加了对方为好友,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按要求回答若干题目后,向对方转了234元。而后,骗子以帮助退钱为由,接二连三的发来“退款二维码”,扫一次就是一笔钱被转走,共计36234元,最后,骗子承诺一周内会将所有钱退回,并要求小许删除所有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包括QQ好友。小许傻傻等着退钱,直到小许母亲发现花呗金额不对,立即赶到派出所报案。 案例三:骗子手把手教孩子“付款”! 近日,诸暨市年仅9周岁的小蔓在QQ上认识了一个昵称叫“迷你世界皮肤配送员”的网友,该网友告诉小蔓,只要扫码就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天真的小蔓信以为真,想按照对方提示的操作领取“免费”的皮肤。 该网友先是发了一个二维码给小蔓,称未成年不行,让她用父母的手机微信进行扫码,小蔓悄悄拿来父亲的手机扫了这个二维码,不料却跳出了一个页面,显示:“账号违法,需要在30分钟内联系后台解除员-小秦进行解冻。”如果不解冻的话,小曼的父母就会被起诉,需要赔偿20万,还得坐牢! 慌了神的小蔓在骗子的指导下一步步“解冻”,在不知不觉中给对方汇了款。恰巧此时小蔓父亲回家了,拿回了自己的手机,看到手机短信上来自银行的扣款短信,父亲问这是怎么回事,她这才说出免费领皮肤的事,小蔓父亲意识到女儿遇到了诈骗,连忙报警。 案例四:买卖游戏账号,“赔了夫人又折兵” 5月5日,家住嵊州三江辖区的小董在家玩手游时收到一条消息,说想要买他的游戏账号,小董同意后,对方就让他将游戏账号挂到一个叫如齐户的平台内,小董按照对方的要求申请了账户,并用工商银行卡号与平台绑定。 随后,对方在平台内下了单,收到“钱”后的小董准备提现,但过了很久都没有到账。咨询客服后,客服说他的账户被冻结了,要解冻的话需要支付账户金额相同的钱,于是,小董就给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内转了818元,客服又以转账时没有转零头为由,称操作失败,此次解冻需支付账户金额五倍的钱,意识可能被骗后,小董立即报了警。 案例五:私下交易,落入“手续费”骗局 近日,家住新昌县羽林街道的小李报警称自己在游戏猫交易平台上出售游戏账户,在与一个卖家私聊后添加了对方的QQ,为省去平台佣金,两人在达成协议后决定私下完成交易,随后在对方的指示下,小李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不知不觉中支付了500元的手续费后意识到被骗,于是便报了警。 案例六:以为受骗,没想到竟是小孩惹的祸! 前几日,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孙端派出所接到郑女士的报案,称自己可能受骗了,或者是银行卡被盗刷了。据悉,上班时郑女士收到了一条短信,说是支付宝借呗有一笔钱到还款日期了。 但自己缺从未用过借呗,于是通过客服进行查询,发现近一个月以来,她在借呗里借了20多笔,一共13万多。在警方的帮助下,查到是郑女士的儿子小涛把钱都充到了一游戏平台上了。因为之前看到过妈妈输入过密码,小涛就暗自把密码记了下来。起先只是充值3、4百,后来小涛“氪金”的瘾头越来越大,开始上千甚至上万的往里充。每次充完钱,“机智”的小涛还不忘把账单记录删掉,直到还款日期到了郑女士才发现。 目前,郑女士一家正在与该游戏平台客服进行沟通,商讨退款事宜。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孩子们年纪尚小,遇事缺乏判断力,对网络诈骗缺少防范意识,希望家长们做好防范工作,增强对孩子们的反诈教育,同时不要过早地将支付密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交给年幼的孩子。一旦发现被骗,需第一时间收集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