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毒品真相:毒品离我们远吗? |
|
揭秘毒品真相 毒品离我们远吗 ARE DRUGS FAR AWAY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要依法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加大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坚决摧毁制贩毒团伙网络,深挖涉毒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铲除毒品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重点针对青少年等群体,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 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在吸毒吗?也许你会说,房祖名、柯震东、尹相杰、高峰、马拉多纳、猫王、惠特妮•休斯顿等等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 可能你觉得毒品离你很远,离校园很远,但也有老师和学生涉嫌吸毒案例。 2015年10月底,湖南衡阳有5人教师涉嫌吸毒被查获,其中3名是校长。2015年11月24日,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一次查获16名学生涉嫌吸毒。2015年12月,浙江温州警方破获一起贩毒案,主犯孙某是一名数学代课老师,他不仅自己贩毒,还在自己家里种植研究大麻,准备找人合作大面积种植。在孙某的销售网络中,涉及全国37所高校的大学生。 2010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民族中学的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吸食毒品而死亡。事发当天中午,陈某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某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陈某妈妈回忆:“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孩子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看到他脚手都抽筋了,我马上跑出来把他扶在沙发上。”当时陈某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诊断:“吸毒过量。”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某的生命。同时灌阳县公安局民警也来到医院为陈某做了检测,证明他曾吸食毒品K粉,医院也认定陈某是过量吸食K粉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的。 江西某重点高校学生宋某,在校时表现良好,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大三时开始边上学边创业,创业期间因资金困难,便在网络上申请了“校园贷”,但最终因创业失败而无法偿还。抱着侥幸心理的他决定铤而走险,通过网络招募,从江西乘坐飞机到昆明,受他人安排到达缅甸边境,将毒品吞至体内,并准备运往四川。宋某在景洪机场候机厅等待乘坐飞机前往昆明时,遇民警检查自觉无处可逃,主动向民警交代他的身上藏有毒品,民警从他所系的腰带内和体内查获海洛因346.30克。法院鉴于其有自首情节,有悔罪表现,系在校大学生,初犯,从轻判处宋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3万元。 你只要上网搜索,吸毒、贩毒的案件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据联合国《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贩运问题,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滥用问题。吸毒人数高达2.84亿,3600万人深受毒品使用障碍之苦。每年死于吸毒的人数约60万,丧失劳动能力的多达1000万之众。毒品成为危及人类健康与福祉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毒情整体向好态势继续得到巩固拓展,呈现境外毒品输入数量和国内制毒产量“双减”,国内毒品供应量和流通量“双降”,毒品走私贩运和制毒物品流失问题得到遏制,毒品滥用规模和涉毒犯罪案件连续多年下降的良好态势。 2021年,我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7万名,缴获毒品27吨,查处吸毒人员32.6万人次。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48.6万名,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340.3万名,新发现吸毒人员12.1万名。 毒品交易中,贩毒人员为了牟取暴利,对毒品花样翻新频繁,甚至给它们披上各种伪装外衣。 即冲即饮的“奶茶”“铁观音”,冲泡后散发出奶茶香味,很难分辨其真身,但却混合了冰毒、K粉,成瘾性强,毒性巨大。 “摇头丸”可以伪装成“口香糖” “跳跳糖”遇水即溶,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但却可能是冰毒片剂。 所以别说是荔枝味,苹果味、草莓味、榴莲味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酒吧、KTV、游戏厅等场所娱乐时,陌生人递来的所谓饮料、糖果、粉剂,都有可能是这种合成毒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上当了! 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在KTV、迪厅、酒吧这些场所,擦亮眼睛,别被套路了! 5个毒贩惯用伎俩 No.1 在香烟、饮料、食物等掺杂毒品。 No.2 宣扬“神奇药水”,喝了能开心、助性、无烦恼等。 No.3 伪装成诱人的零食,糖果、饼干、巧克力、奶茶等。 No.4 朋友之间的诱骗吸毒(包括悄悄下药的情况)。 No.5 宣传能够减肥、养颜、治病等。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