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金名片,在实践中有哪些创新符合绍兴上虞的城市特点,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提升?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来上虞区调研基层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时,为上虞公安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注入了实践理论新活力。
“夜宵街”味道重、噪声大、交通堵,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何办理证件、电信网络诈骗如何防范、跨部门难事如何少跑腿……针对这些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难点痛点,基层公安机关如何运用“枫桥经验”进行化解,调研小组就此展开走访调查,他们驻点在派出所,了解警务工作、走访村社群众、采访领导干部。
武汉大学教授与百官派出所所长交流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法
调研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在党建引领下,上虞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部门联动、属地联勤,构建到幢及户的党建微网格。其中,派出所作为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以排头兵的姿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深化枫桥警务模式中,融合打、防、管、服等业务流,将服务群众、激励群众、发动群众贯穿警务活动,创新推出“乡警回归”“邻里警队”“背包警务”等好做法。
“什么能激发群众积极性?”“数字化应用在基层如何更接地气?”调研学者在访民情、看治理、研策略的过程中,不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在阶段性研讨会中,他们提出“适当放权的弹性制度,让村级干部持续保持了活力”“隐形就业机会丰富,推动老年人持续工作,老年人富有了,生活方式也趋于年轻化”等观点。
将警务实践和高校调研相融合,努力实现知行合一,这是上虞区公安分局近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上虞区公安分局政治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上虞公安还与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团队建立合作机制,通过驻点调研、座谈研讨、面对面剖析指导等方式让好的基层治理经验“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枫桥警务走深走实,增强警务创优水平,为上虞公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