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嵊州市局以“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为抓手,创新“兴农警长制”,探索建立预警、解困、助销、保障为一体的全链护农优产体系,实现涉环境类、林业产业警情同比下降12.4%,处置效率提升13.6%。
一、融合多元力量,打造警务惠民新机制。组建以生态保护联合治理中心为龙头、3个重点区域生态联勤警务室和271个联勤警务点为支点的兴农服务阵地网络,制定护航林业资源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便民服务、生态防护、打击办案等6类28项工作内容,统筹抓好护农护林。打造“1+2+N”警务团队,每个林区配备1名“兴农警长”、1名山林巡护员、1名网格员的专职化护林队伍,组建56支247人的“吹哨必应”服务队,梳理5类10项“吹哨”情形,设置服务、联动、维权、化解、攻坚等五大“应哨模式”。去年以来,累计应哨服务群众290余次。
二、全力除险保安,打造综合治理新格局。紧盯土地纠纷、林地界限、收购价格等涉农问题,建立“一林地一档”户籍化管理,将“兴农警长”、驻村干部、联系党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统一上牌,吸纳“三官一律”、乡贤老人等调解力量,参与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并对纠纷落实“回访+评价”。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涉林地纠纷105起,帮助农户明确林地界限20余处。针对农户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组织“兴农警长”、平安宣讲员等力量,利用庙会、社戏等活动,进村播放交通、反诈、防火等安全警示片,运用“无人机+大喇叭”每日早中晚向农户宣传安全知识,主动劝离进入危险区采摘野生菌类、药材的农户180余人。
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护企优商新高地。围绕森林康养、森林民宿等新兴产业,创新林业住宿“嵊利办”联办机制,靶向设立271个村社代办点,联动市场监管、税务、发改等部门,全流程指导业主做好执照申办、涉税办理、印章刻制等23项“本地办”便利服务,每笔业务人均节省办件时间50%以上。规范林业民宿行业行业标准,推动成立民宿行业协会,出台嵊州市林业民宿行业操作指南,组织“兴农警长”对民宿消防设施配备、监控安装等“全流程”指导,常态对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累计培训17场次200余人次,快速审批办理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1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