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媒体聚焦
绍兴上虞升级“背包警务”:把服务“背”到群众的家门口

一支笔、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微型打印机……一个看似简单的背包却打通了警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矛盾化解、警务服务、反诈宣传等警务集合“装”进包里,把便民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

2017年,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章镇派出所在原有办理户籍业务“不用跑”模式的基础上,首创“背包警务”模式。今年以来,该所迭代升级“背包警务”,不断优化便民举措,变粗放式服务为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服务百宝箱”亲民“零距离”

“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就好好相处。”在民警努力下,一桩因土地边界引发的矛盾纠纷在“社区背包”的助力下成功化解。

章镇镇越星村的丁大爷与邻居因围墙界限等问题积怨多年。今年11月中旬,章镇派出所社区民警依托“背包警务”,主动前往二老家中了解情况,针对矛盾焦点使用“社区背包”中的卷尺现场丈量尺寸、划分界限,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实行‘三队一室’运行机制以来,在原有单一‘警务背包’模式下,因地制宜拓展出‘社区背包’‘巡防背包’与‘接处警背包’,以满足不同工作模式和使用环境下民警的实际需求。”章镇派出所所长颜晓锋表示。

便携的是装备,传递的是守护。该所在常规基础上,将微型打印机、调解协议书等放入背包,进一步便利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时服务群众。结合常态化巡逻防控和治安现状,为专职巡防队伍配备“巡防背包”,装配小型灭火器、医疗急救包等,进一步提升巡逻防控质效。在处警车装备基础上融合“接处警背包”,拓展配置冲锋衣、应急灯等针对性装备,满足山区救援救助需要。

平安好伙伴”处置“秒反应”

虞南山区林田丰富,吸引了大批外地农民承包进行养殖耕种。然而,农户年纪大、法律意识较差等问题成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的一大难题。

章镇派出所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深化“警网共同体”工作,为辖区警网共同体内的网格员配备“警网背包”,根据网格员公安侧的九大职责任务,背包内配备手电筒、流管通、小喇叭、急救包等装备物品。

“轻装”上阵,服务“满格”。配备“警网背包”后,流管人员在开展网格工作时对发现的未登记流动人员,可及时通过流管通进行登记。

今年10月,章镇镇陈墩片网格员了解到鸡鸭禽养殖户张某与村民陈某因狗咬死鸡问题发生矛盾,经现场调解发现张某系外地籍来虞务农人员,因不知如何上报信息而未向公安机关办理居住登记。网格员打开“警网背包”,通过流管通帮助登记,并告知办理居住登记后可享有的相应权利义务,极大地便利了群众。

“宣传好帮手”防控“无死角”

“谢谢王警官。”本月初,章镇镇清潭村村民徐某因家中建造新房变更电网户表,需提供原户主死亡证明。她通过警民联系卡致电社区民警,询问是否可以开具其婆婆7年前去世的死亡证明。社区民警立即向户籍窗口核实查询,及时帮助打印需要的文件材料,并送至其家中。

警包赴阵,宣防为盾。今年来,章镇派出所积极开展宣防工作,将预防犯罪宣传活动室“装”进背包。该所创新推出“警民背包”,配置反诈宣传资料、110宣传卡通贴纸、警民联系卡、简易破窗器、腕式定位器等安全小装备及宣传资料,通过社区警务队入户走访、专职巡防队日常巡逻防控等形式,将“警民背包”送给群众。(转自浙江法制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网上办事服务中心
分享: